墨鱼科技

李子柒年入1.6亿、李佳琦年入2亿,真的假的!

发表时间:2020-01-09 21:02

近日对李子柒1.6亿元/年引爆人们对于直播行业的挣钱能力的遐想。

证券时报时报旗下的数据宝为了凸显李子柒、李佳琦的挣钱能力,甚至打出这样的标语:与201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指标相比,有2123家公司净利润不及李子柒,全部A股公司有六成以上盈利能力不及一名网红。


对于这一吸引人眼球的结论,笔者只能表示:呵呵

乍一看,这一论调似乎十分合理,但你仔细一推敲就知道这是一个 “伪结论”。


因为李佳琪去年曾暴露月收入6位数,而今年下半年在采访中曾自爆月收入7位数,从中可以推断出其年收入在一两千万,因此1.6亿元、2亿估计是李子柒、李佳琦的销售额。


可见数据宝的编辑用营业收入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进行比较,可见其基本的会计知识都没有学好,要对比也是对标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。


在修改数据宝错误再次对比以后,我们得到上市公司2018年营收低于1.6亿的只有88家,而营收低于2亿的有119家,远没有数据宝所描述的那么夸张。


而为何李佳琦团队的营业收入接近2亿,而其年收入只有千万,这是因为这些头部带货主播的带货收入,有很多是要分给直播/短视频平台、供应链与MCN机构的。


在直播货产业链中,供货商、供货平台、直播/短视频平台、MCN机构和主播是如何分配利润呢?


目前淘宝平台的短视频、直播带货佣金的分配方式采用CPS(以实际销售产品数量来换算广告刊登金额)结算框架。


即商家设定商品售价及站外推广佣金比例,这一比例在20%到40%之间,这是一家与淘宝直播合作三年的MCN机构纳斯负责人透露出来的,可见直播带货的费用也是相当高的。


在完成推广后,MCN机构/主播根据站外推广的销售额按既定比例获得佣金,但这部分佣金中要先分给淘宝联盟10%,剩下的90%由主播、MCN机构、内容发布平台之间进行分配,而主播能拿到90%中的50%~80%。


可见主播最多能拿到收入为销售额28.8%(40%×90%×80%),最低能拿到收入为销售额9%(20%×90%×50%);最多能拿佣金收入的72%(90%×80%),最能拿到佣金收入的45%(90%×50%)


若果说2亿是李佳琪团队今年的佣金收入的话,那么他的收入就在9000万到1.44亿之间,这与李佳琪自爆的收入不符。


而如果这2亿是李佳琪团队今年的销售金额的话,那么他的收入就在1800万到5760万之间,这与其自爆月入过百万的符合。



而这部分收入还没有进行缴税,他还要按最高30%税率缴纳个税。

双李只是个例,更多主播倒在路上


当然,李佳琪、李子柒之所以能拿到千万的年收入,高光的背后,是连续不断的高强度直播。


李佳琪自爆一年365天做了389场直播,每天亲试上百支口红,直播完嘴唇都火辣辣地疼,而4-6小时的直播结束后还要和团队开会。


正是这般几年的坚持,再加上一点机遇让其在2018年火爆全网,但像李佳琪、李子柒这样年收入上千万以上当红主播终究是少数。


即使在网红电商**股如涵控股中,签约的110多位网红,除了张大奕、大金等几位头部年销售额过亿外,90%以上的网红年销售额低于3000万,可见更多入这一行业是年轻人倒在奋斗的路上。


可以说,在直播一行,二八定律一样适用,甚至更加残酷。


《2019直播行业半年报(上半年)》曾披露去上半年7大直播平台(映客、花椒、一直播、美拍、陌陌、A平台、酷狗)的成绩单。


6个月中,7平台有效主播(收入大于0元)数约144.27万,主播收入67.973亿,较去年同期6平台的47.032亿上涨20.941亿元。



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计算出平均每个主播每月收入仅为785元,还没有上千。

而头部主播中,收入超2000万主播从去年的1人增加到3人,收入破千万的主播从去年的7名增加到16名。


可以说0.02%的头部主播收入占所有主播收入的41%,0.7%的头部主播收入占所有主播收入的61.73%,而被称为“网络乞丐”的底层小主播日常收入主要靠粉丝打赏,少且不稳定。


而BOSS直聘发布《“带货经济”从业者现状观察》显示,76.6%的“带货经济”从业者最高月收入低于万元,很多主播通常赶不到半年就不得不转行,因为公司给的机会窗口只有半年,熬不出来就会被公司放弃,大浪淘沙成为这个新兴行业的常态。


尽管如此,仍然有众多的年轻人涌向这一行业,因为这一行的机会多。


各城市平均月薪,上海以12160元领跑全国,广州、杭州、北京行业人才需求量排前三。


因此很多人看到直播带货赚钱快,于是一拥而上,但能做到一个有粉丝基础、足够了解产品、能带货的主播并不容易。


很多新进的主播往往缺乏销售专业知识、团队不成熟,出现夸大宣传、数据注水、售后欠缺等问题,甚至连李佳琪都出现直播翻车事故。


不仅如此,直播、视频带货由于没有监管,导致“网红大虾”、“网红口红”这类假货横行坑害消费者的行为。

更多内容百度搜索:墨鱼科技自助建站

插件代码
电话咨询客服:周一至周日9:00-17:30
15640365458
联系我们
客服微信:lnmoyu